我的账户
江北信息港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江北信息港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江北信息港公众号

江北信息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一个神秘的小渔村,藏着华为万科的发家秘密

2023-03-28 发布于 江北信息港
周德凯 https://m.fh21.com.cn/doctor/1394160/

深圳流传着这么一句话:先有蛇口,后有深圳。

深圳我们都知道,可蛇口是哪?

蛇口位于深圳南头半岛的一角,是个仅有2.14平方公里的“小渔村”。

厦门是它的795倍,珠海是它的811倍,汕头是它的1028倍。

可就是这么一小块巴掌大的地方,先后诞生了中集集团、招商银行、中国平安等商业巨头。

任正非、王石将蛇口精神作为自己的毕生信条,建立起华为、万科先进的管理团队。

以这里为前线,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。

以这里为起点,中国迈出了高速发展的步伐。

这就是蛇口。

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,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地方。

改革开放的最前线

1979年,被誉为“谍报之王”的老将袁庚,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。

他希望在宝安建立蛇口工业区,让咱们走出国门做买卖。

本来袁庚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结果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先念大手一挥,在整个南头半岛上画了两道杠,整整七八十平方公里都划给了袁庚。

袁庚看着这么大一片地,心里一咯噔。

他以前只做过情报工作,对经济一窍不通,哪敢接手这么大一块盘子。

于是拿起红色铅笔,在沿岸2.14平方公里的区域画了个圈———宝安县蛇口。

李先念画的两道杠

就此,蛇口工业区成立,它比深圳特区早了半年。

袁庚是土生土长的宝安人,1949年,还是炮兵团团长的他,用武力解放了被敌军侵占的故乡。

30年后,他再次踏上故土,试图用经济解放这片贫穷的土地。

可一落地,袁庚就犯了难。

无他,蛇口太贫瘠了。

一眼望去,海面上漂浮着偷渡者的尸体,豆大的苍蝇四处飞窜,茅草屋里四面漏风,百姓有上顿没下顿。

隔岸的香港灯火通明,高楼林立,居民歌舞升平。

一条河的距离,两个世界。

当地流传一句民谣:“宝安只有三件宝,苍蝇蚊子沙井蚝;十室九空逃香港,村里只剩老和小。”

光1978年,宝安县就有1.38万人偷渡去香港打工,留给袁庚的,只剩下4700个老幼病残。

人凋零,路也难行。

整个蛇口一条正经路都没有,全是浅滩和荒地。

老蛇口人林小静这样形容:“从蛇口到罗湖,一条完整的柏油路都没有,明明只有1个多小时车程,却得花上好些天来回。”

早年的蛇口

整个蛇口,百废待兴。

可如何兴?拿什么兴?

这是摆在袁庚面前的难题。

改革从「违规」开始

此时的袁庚,正穿行在一座险峻的峡谷中,它漫长而曲折,落石不断,陷峰不绝,身后的队友还会随时将你推下深渊。

由于蛇口只是上面的一根“试管”,并没有纳入国家计划,也没有国家拨款进行国土开发。

因此名不正,言不顺。

当袁庚安排工人修路时,当地官员一把横在路中央索要过路费,不给就不让修。

当袁庚招商引资时,交通部负责人厉声警告投资者:“到头来,你们会在蛇口人财两空,鸡飞蛋打!”

为提高工人积极性,袁庚想了个“超产奖金制度”,工人每多拉一车石料,就奖励4分钱。

施工现场

一堆人便跳出来指责这种奖金挂帅的行为是开历史倒车,甚至向有关部门告状。

结果一纸红头文件下来,工人积极性再度哑火,袁庚本人还被戴上“要钱要命的资本家”的帽子。

1981年,涌向袁庚的压力愈发猛烈,甚至整个蛇口也沦为漩涡中心。

只因袁庚提出的一句口号: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。

图源:网络

从现在的角度看,它没有任何问题,甚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改革开放浪潮下的奋斗者。

30岁尚且处于茫然状态的王石,就因为这句话受到启蒙,一步步在深圳这片土壤上创立了万科。

可在那个闻利色变、谈富惊恐、说钱脸红的年代,它就是大逆不道。

袁庚的初衷是想唤醒蛇口人的时间观念和工作效率,不料成了点燃舆论的导火索。

有人批评蛇口姓“资”不姓“社”,2.14平方公里只剩下五星红旗是红的,不然哪会学资本主义谈“金钱”、聊“效率”,甚至堂而皇之将标语挂在工业区最醒目的地方。

上海《文汇报》刊文《旧中国租借的由来》,矛头直指袁庚为招商引资,将中国土地租界给外资企业,隐晦暗示蛇口是新时代的“租界”。

更有甚者,将广州、福建等沿海地区走私活动泛滥的锅,甩给蛇口,称这就是改革开放惹得祸,建议取消蛇口工业区。

此起彼伏的质疑声,让蛇口这座小渔村在风暴中摇摇欲坠,袁庚见状留下一句:“我袁庚不怕再去坐牢。”

袁庚先生

可他的硬气,并未抵抗住舆论压力。

仅仅三天,“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”这块标语牌就被拆除,还被当成柴火烧掉了。

袁庚不服软,拆了立,立了拆。

这已经不是一块标语牌的事,而是两股思想之间的斗争。

外部的炮火愈发猛烈,内部的毛病也渐渐冒头。

原来,抽调到蛇口的干部难堪重任,不仅工作积极性低,文化水平也有限。

当美国商务代表团来蛇口洽谈时,有人当面询问:“英国人说英文,那你们美国人说什么文?”

有英国剑桥大学代表团来访问,某个从北京调来的干部不合时宜地说:“你们建桥大学主要建多大的桥?”

笑话闹出不少,招商引资一个没成。

蛇口工业区成立快两年时间,未来依然处于一团迷雾中,摸不着前路,看不清方向。

时间一点一滴过去,袁庚心里着急啊。

不准以言论治罪

袁庚决定破釜沉舟。

二话不说,向香港的银行借贷15亿港元。

这绝对是无奈之下的冒险之举,因为如果还不上,他袁庚是要坐牢的。

袁庚没有管这些,没钱的蛇口,就像没有米的巧妇,难以生火起灶。

钱到位后,新的工厂、新的住房、新的基础设施,统统在挖掘机的铲斗下拔地而起。

图源:网络

环境弄好,人才也不能落下。

1982年初春,正值清华毕业季,袁庚立马乘车赶赴北京“挖人”。

还亲笔写了一封信寄给当时的清华校长,信上写道:“清华失一小余,无妨大局,蛇口得之,如虎添翼。”

袁庚写给清华校长刘达的信

言辞恳切,打动了一众清华毕业生。

这些一腔热血的年轻人,在袁庚的动员下,抛弃手中的铁饭碗,提枪上马,奔向改革开放的最前线。

前路未卜,未来难测。

他们像干将莫邪那般,甘愿被袁庚炼进剑里。

同时,袁庚破天荒提出“群众决定干部去留”。

一举打碎铁饭碗,让群众投票来决定干部去留。

能者上,弱者下。

图源:网络

“海上世界”的总经理王潮樑工作能吃苦,作风没有歪,就因为做不出成绩,上任3个月就被解聘了。

这事儿还登上《人民日报》,成了全国人民认识“蛇口精神”的一件奇事。

最后,袁庚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,他要解放蛇口人的思想。

1984年,一份名为《蛇口通讯》的报纸创刊。

袁庚只有一个要求,除了不能反对共产党,不能恶意攻击他人,所有批评干部的建议、先锋的思想理论都可以登,都可以报。

不料想,创刊才俩月,一篇炮轰袁庚的读者投稿《该注重管理了——向袁庚同志进一言》,摆在他的办公桌前。

文章用词锋利:“你管理得一塌糊涂,这个责任你要负责!”

袁庚看后不仅没有生气,还要求这种批评工业区领导的文章,一个字都不能改。

一年后,这篇抨击袁庚的文章荣获1985年全国好新闻特等奖,开了当代中国新闻史的先河,让新闻媒体的监督力量发挥出来。

1988年1月13日晚,3位来自北京的青年教育专家与70余名蛇口青年,围绕「蛇口要不要欢迎外来淘金者」,争得面红耳赤。

青年口中的“我们到这里来,凭什么不能赚钱”“为了谋生开餐馆有什么不好呢”等言论,在全国引起热议。

专家还将这些话整理成材料,上报地方单位和中央。

该事件史称“蛇口风波”

一时间,蛇口青年们被架在火上烤,等待世人审判。

袁庚知晓后,指责告状的专家:“在蛇口,决不允许凭言论治罪,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,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。”

话毕,一场本会掀起轩然大波的事件,在袁庚手中化解。

他用行动告诉世人:蛇口,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。

辉煌已铸,英雄谢幕

凤巢已筑,待雀安家。

蛇口在袁庚的打磨中,渐渐绽放出光芒,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最耀眼的存在。

1981年9月,全球塑料玩具厂巨头凯达玩具厂宣布在蛇口投资4000万,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港资企业。

凯达玩具厂员工规模多达4000人,而且高薪高福利,是人人挤破头都想进的“大厂”。

随后的1983年,日本知名企业三洋电机也在蛇口投资建厂,这是日本在中国开办的首家独资企业。

就连内地第一家免税商店,也在这里开业迎宾。

一时间,蛇口成了香饽饽。

瑞士、日本等外资企业再也按捺不住,纷纷涌入蛇口。

短短5年,90多家企业落地安家,20多亿港元的外资从天而降。

到1992年,蛇口人均GDP更是高达5000美元,堪比“亚洲四小龙”。

蛇口今昔对比|图源:网络

1984年10月1日,对蛇口工业区的人而言,是无比自豪的一天。

这天,蛇口彩车作为唯一的企业彩车,出现在国庆35周年庆典上。

“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”的口号,透过14寸的黑白电视机,出现在上亿国人眼前。

它不再是异端,而是一道击碎国人思想枷锁的闪电。

“到蛇口去”,成为那个年代最响亮的口号。

蛇口彩车

1992年,袁庚先生告老退休。

1998年,蛇口工业区被撤销。

至此,一代先驱渐次谢幕,一个时代就此结束。

袁庚深居简出,时不时拉着家人朋友打打麻将,极力淡化自己在改革开放事业上的功绩。

地图上再也找不到“蛇口工业区”,它只是深圳的一部分,南山区的一角。

改革开放二十余载,每一步路都是荆棘丛生,每一道坎都难如登天。

袁庚和蛇口就像两个赤着膀子的猛士,无畏疼痛地往前冲,只为替国家破除前方的迷雾。

如今,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,默默退出历史舞台,将所有镁光灯让给深圳,让给珠海,让给每一个想要创造奇迹的我们。

2016年1月31日凌晨,袁庚先生逝世,享年99岁。

或许是巧合,或许是命中注定,这天恰好是蛇口工业区诞生37周年纪念日。

2017年4月23日,蛇口海上世界立起一座袁庚先生的塑像。

他脚步向前,目视远方,似乎在告诉人们:“向前看,莫回头!”

图源:深圳特区报官方微博

参考资料:

1.《激荡三十年》——吴晓波

2.《王钻:一个一呆就28年的蛇口人,深情地写在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开放前》——王钻

3.《元故事|不太一样的袁庚》——晶报APP

4.《专访蛇口:追寻春天的故事》——杨宏海

5.《蛇口春雷——历久弥新的“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”口号》——经济日报·中国经济网记者:杨阳腾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江北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  • 江北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  • 江北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  • 江北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  • 江北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  • 江北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江北信息港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江北信息港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江北信息港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江北信息港 X1.0@ 2015-2020